國家級綠色礦山選拔條件解讀 綠色礦山建設考驗的是企業的實力
發布時間:
2018-03-26
來源:
作者:
全國共有661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但占全國礦山企業總量的比重不足1%,“國家級綠色礦山”的選拔如此嚴苛,那么其選拔標準是什么?礦山企業為此需要做哪些準備?
一、國家級綠色礦山基本條件
2010年8月13日,國土部公布《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10〕119號),并隨文附帶了《國家級綠色礦山基本條件》,這是第一份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對“綠色礦山”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的通知,也是后來綠色礦山發展和國家級綠色礦山評選的指導性文件。
1、依法辦礦
一是嚴格遵守《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合法經營,證照齊全,遵紀守法。
二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和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三是認真執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礦山土地復墾方案》等。
四是三年內未受到相關的行政處罰,未發生嚴重違法事件。
2、規范管理
一是積極加入并自覺遵守《綠色礦業公約》,制定有切實可行的綠色礦山建設規劃,目標明確,措施得當,責任到位,成效顯著。
二是具有健全完善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生態重建、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
三是推行企業健康、安全、環保認證和產品質量體系認證,實現礦山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3、綜合利用
一是按照礦產資源開發規劃和設計,較好地完成了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指標,技術經濟水平居國內同類礦山先進行列。
二是資源利用率達到礦產資源規劃要求,礦山開發利用工藝、技術和設備符合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淘汰技術目錄的要求,“三率”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三是節約資源,保護資源,大力開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資源利用達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
4、技術創新
一是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革新,礦山企業每年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不低于礦山企業總產值的1%。
二是不斷改進和優化工藝流程,淘汰落后工藝與產能,生產技術居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三是重視科技進步。發展循環經濟,礦山企業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顯著。
5、節能減排
一是積極開展節能降耗、節能減排工作,節能降耗達國家規定標準。
二是采用無廢或少廢工藝,成果突出。“三廢”排放達標,礦山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實現零排放,礦山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6、環境保護
一是認真落實礦山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礦區及周邊自然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二是制訂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目的明確,措施得當,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水平明顯高于礦產資源規劃確定的本區域平均水平。重視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近三年內未發生重大地質災害。
三是礦區環境優美,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區域面積的80%以上。
相關資訊